Quantcast
Channel: 万俊华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866

[转载]原存天涯博客:写出人物性格 写出思想光彩

$
0
0
写出人物性格,写出思想光彩
   ——评王往小说《锦弦》
  
   ■木弓
   我是一个比较老派的评论家,对比较老派写法的小说会比较有感觉。《锦瑟》就属于比较老派的小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作者是个老派作家。所谓老派写法,其实就指在创作方法上更多接受现实主义,或者说更具有现实主义气质的小说。很显然,王往这部《锦瑟》,整个思想艺术走向,是现实主义的。在当今,新一代的小说家更多地想表现“自我”,而愿意写好“他人”的越来越少。实际上,不少被捧得很红的作家并不会写“他人”。现实主义小说就是一种“他人”的小说。在这个意义上,我很看好。
   小镇少妇章锦弦,因丈夫是镇上的黑老大,所以还能过着虽不奢华却也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有一天,丈夫犯案判刑并企图越狱被击毙后,章锦弦的日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她拒绝了丈夫手下那帮小兄弟的资助,而原来她资助过的亲戚们又离她远去,不愿帮她。世态炎凉并没的让她垮下。她干脆回到乡下,种起婆家的几亩承包田。一个人打拼,居然也有所收成,能把日子过了下来。
   从这个故事框架看,必须有一种不服命运的性格,并不折不挠地创造生活的女子才会做出这的选择,才会出这样的故事。好极了,章锦弦这是这样的人。作者就想写这样的个性,而且以扎实的写实功力把章锦弦有血有肉地捧到我们面前。写“他人”就是塑造人物性格,这是写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要求。如果没有章锦弦这个人物的个性,这个故事就不成立,也不真实。从现实实际情况看,小镇女子中间,象章锦弦这样的女性并不多见。现实中能多数人会傍个大款什么的,不大会选择自食其力的艰苦但有尊严的生活。然而,作者却能在无数平凡女子身上,看到了一种思想性格的光彩,找到了生活的积极的因素,构成了章锦弦的性格基调——不屈服命运,保持人的尊严。尽管人物性格的气质上有一些理想化,但其信性却有一种独具意义的真实。尽管她的个性在小镇上很鲜见,却能代表着人性的觉醒和追求,具有理性的典型性。这就是写实主义小说人物的思想性格特质——是作者主观的理想,又是现实生活的真实。二者有机结合,才构成小说主题哲学意味。
   如果我们继续深入探讨章锦弦这个人物的内涵,就会发现形成章锦弦性格的有她的天性的内容,更有她对文学的爱好。文学的理想赋予她人性的觉醒,实际也产生了她性格的某些悲剧性因素。例如她爱的文学青年梧桐雨,并来是她所能依靠的人——她必须依靠黑老大才能摆脱现实困境。文学青年在现实中只能充当可笑的角色。她爱上的另外一个文化人陆画声,实际上是一个不敢负责任的小人。这两个生活中的可怜的弱者给章锦弦心中蒙上一层阴影,看到文化人软弱的一面。而我们注意到章锦弦的坚强,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靠了文学力量影响与滋养。文化与文化人的对比,居然是这样鲜明强烈。这里,小说是有明确的道德批判和反思意识的。在近年和青年作家作品中,这种可贵的现实主义精神多数变成了一种无病呻吟的感伤,让人读得很难受,读得很失望。《锦瑟》正在重新使其得以复归。我想,作者也给文学以正确的位置——那些看上去很文化的人其实并没有真正撑握文学的力量,而那些在生活中创造奋斗的人,也许不是文化人,但可能真正懂得文学,真正拥有文学的力量。我这样的看法也许是比较老派,也算是一种读书体会吧。
   “他人”的小说看似平常,其实很不好写,对作家生活积累观察能力思想素质艺术功底等方面要求很高,要写好一部“他人”的小说很费力。我想,现今人不大写现实主义小说,并不是现实主义过时,而是更多的人吃不了这样的艺术之苦。王往愿意吃苦,用比较“笨”的办法写小说,很有出息。有一天,他可能会写得比谁都好。
  
   木弓:本名,张陵,<<文艺报>>副总编辑,文学评论家(原载2008《作品》下半月)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86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