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亘至友最难忘》入选《情感读本•6》终审目录(青岛出版社,2015年寒假出版)
东亘至友最难忘(随笔)
万俊华
岁月如长河般流淌着。生活中时不时泛起的那点点滴滴的浪花,就成了我心中抹去不了的永远记忆。
——题记
回乡务农不久,县里来了一纸调令公函。于是,1975年那年,我有幸参加了南昌县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工作团,做了名工作队员。在县城集中培训了半个月后,当时的南昌县检察院检察长漆武毅队长带领我们来到富山乡。在乡里又集中学习3天后,便在富山乡副书记张火生组长的带领下,我(原名叫万伍保)和岗上中学的葛生根、八一乡的万良金、漆寿根、罗家镇的黄仲秋、三江镇的雷明华以及南昌市的旷中柱等10多位同志来到南昌县富山乡东亘村指导工作。而我和旷中柱老师便被分到东亘村一个边远小山村——东亘刘村指导该自然村的农村工作。
命运之神将我这个刚刚走上社会的18岁青年,带到离家50多公里开外的乡村,在这里,让我遇上了几位至今都无法忘怀的人。
我们花了几天时间走访农户了解村况民情,随后便召开了一次村民大会。第一次村民大会的召开是在一个晚上。这晚在我们住的村宅大厅里,7点半刚过,一下子涌来了几百位男女老少村民。
我是工作组成员,当然要在会上讲话。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当着几百人的面讲话。这个讲话稿在我心里酝酿了很久,想好了的许多话,可是临到讲话的时候,我的脸热的就像100摄氏度的开水,心中就像有18只老鼠打架,到最后自己究竟讲了些什么话,还是一点也想不起来了。
到农村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面对面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乡村干部做好农村工作,这就是我们一年工作的主要内容。
到农家吃饭,这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美其名日:“吃百家饭,访百家情”。
当时,农家很穷,一年劳作除交公粮外,能有半年余粮就要烧高香了。所以当我们来到每家吃饭时,就有不少农家以米粥相待的。更何况,在旧社会这地方本来就叫穷山,只是解放后,才改为富山。改一下名叫富山,哪能就真得富了呢。
这天,村长把我们引到了又一户低矮土砖墙农家吃百家饭。
忽然,我的眼前好似春风佛面。一位身材高挑,满脸笑容如鲜花盛开的女孩,出现在我的面前。
当我用那双发亮的眼睛审视女孩时,她也正用那对硕大而迷人的眼睛注视着我。
四目相触,女孩那白嫩的四方大脸上一时红得像个熟透了的大苹果。那当时,我的眼睛就像触了电似的发烧,我的目光一触到她那清澈的如泉水一般的双眼,立即就会移向别处。
此刻,我的心中沸腾了:在这么一个贫穷的小山村,竟然有着一位长得这么水灵灵的姑娘,真是山沟里飞出了金凤凰!
姑娘名叫刘珍丽。今年读完高二,听说马上就要顶替父亲回到母校去工作。
说来也怪,打这以后的每一天,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晚上,珍珠(因她名字中有个珍字,所以我就这样叫她)的倩影总是在我的脑海中闪现。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见钟情的初恋?但这确是一位第一次让我动了心的女孩。
记得后来我们进行过一次长谈。那天晚上她到我住地还我一本本子。接过红本子,片刻后我才想起来,那天在她家吃饭时,我是有意将随身带着的那本记名句名言的本子借给了她看的。现在看来,能把珍珠引来,说明这招还真灵。
有点意思吧?我打破了沉默。
蛮有意思的。她接着说:特别是赫胥黎的话,很有道理,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你都背下来了?我目不转睛地问。
是呀,我想,老天爷是很公平。给每个人都有365天时间,给每个人都365个崭新的机会,就看你能否抓住它。珍珠说这话时,脸上两个酒窝一闪一现的,一副好天真可爱的样子。
人几乎每天都在考试。走上社会了,更要考好这无字的卷子。她接着说。
我渐渐地为她的这种爱好学习的情绪所感染、陶醉。此时此刻,我对珍珠的认识陡然有了一个飞跃。她原来不仅有着一副美丽的面容,更有那一颗勤奋好学的美好心灵。在这样一个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里,能有着这样的内心境界的人,确实不多,也难能可贵。
后来听说她到外地工作去了,在这个村庄里,从此我就再也没能见到她了。当然,梦中见到她的时间那就数都数不了了。顺便说一下,我与她还发生了一段难忘的故事,那是后话。
刘村与县粮种场相邻,这地方山清水秀的,很是美丽。尤其是村东边角落那个小自然村,住着的几十户人家,被一片参天大树怀绕着,看上去活生生就是一个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翻版。
没事时我就喜欢往那儿跑,大队部会计刘细毛也就住在这个自然村上。
自己刚从学校走上社会,工作经验不足,所以往往会遇上村中难以拿捏准的事情。每当这时,我就会带着工作上的问题主动去找刘会计商量工作。而他总是会热诚地给予我工作上很多建议,从他那社会阅历丰富的言谈中,让我在做好村里工作时得以慢慢地变的成熟起来。
由于我与刘细毛会计接触比较多,所以,至今每每让我想起那段农村往事来,我总是会情不自禁的想念起这位堪称我走上社会的第一任老师来。
从这个自然村再向南接壤地带,又到了东亘村的另一个自然村刘村。这个自然村有一位乡村医生,名字叫刘炳林。论年龄他比我也大不了几岁,但从他的言谈中,你会不得不佩服他的阅历深厚,知识面广。这么说吧,他不仅医术好,凡农村小病的,他基本上都能手到病除,人称“小神医”。此外,他还有一个特长,那就是大凡乡村轶事,天上地下知识,一问起他来,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他的专长就是特别能侃。如若能与他几个小时侃下来,我保证你真的能学到很多东西。
由于我们是近邻,所以我常常没事时,总是不分白天夜晚的去他家聊天。聊的兴趣所致,我们便会天南海北的一聊就是几个小时。与他调侃,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在这工作一年下来,我们就成了一对几乎无话不谈的至友。
再往南走上百步之地,这又到了东亘村的一个大刘自然村。在这个村里,也有一位比我小几岁的村医,叫刘国金,他人长的白净,是个小帅哥,说起话来总是那么文质彬彬的,很有磁性。
我们的组长就住在这个村庄上。所以,我们工作组的同志常常会在这个村开会,汇报前一段时间以来的工作,部署下一步工作。会后,我总不忘会到刘国金家中与他小聚一会。有时因天晚了就会在他家炒几个小菜,来一瓶小酒吃饭。饮酒之间,谈兴浓时,甚至会在他家小住一晚。
每当这样的一个晚上下来,我们就会尽情的畅谈村里和社会上的许多轶事。这让我了解了很多村俗民情,也给我的青年时代的生话带来了许多乐趣。提起那种兄弟般的情谊,现在回想起来,就好象是昨天发生的故事,至今让我无法忘却。
由于我们有这层关系,后来就是工作组离开了东亘刘村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会常常相约到南昌或县里其它地方见面。尤其是后来他到县医院参加培训,我考取了南昌师范南昌县分校后,我们在县里见面的机会也就更加多了起来。
一年乡村时光很快就这样过去了。春夏秋冬,酸甜苦辣,这就是我走上社会人生的第一站。在这一站里,每每想起那些人和事来,都几乎淡忘了。唯有这个村中有这么几位至友,始终埋藏在我的心中,一生都不能忘怀。
《东亘至友最难忘》入选《情感读本•6》终审目录(青岛出版社,2015年寒假出版)
通联:江西省南昌市南京东路699号青山湖区司法局万俊华邮编:330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