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
红楼选秀■ 洪烛
如果在大观园里搞一次选秀,肯定很有意思的。那里面姚黄魏紫,争芳斗艳的形形色色美女,会让人看花眼的,会让人挑花眼的。
其实,《红楼梦》这本书何尝不是在选美?中国历史上最多情的作家曹雪芹,在红楼中选美,在梦中选美,在美中选美,在女人中选女人,把天下的女人给写绝了,把女性美刻划到了极致,四大名著中,惟独《红楼梦》最温柔,相当于一部“女人传”,另外三部都是极其男性化的。
《红楼梦》是写女人的书,同时又是为女人写的书。正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都是写男人的书,同时又是为男人写的书。所以,与之相比,《红楼梦》的女性读者无疑是最多的。这是男性作家写的“女性文学”。
女读者们不仅对里面卿卿我我的情感内容有兴趣,同时不乏好奇心:想看看男人怎么看女人的,男人怎么爱女人的,男人怎么写女人的。她们看书里的女人,等于是在了解男人,等于是在看男人眼中的自己。看完之后会惊叹:曹雪芹这样的男人,比女人更爱女人,比女人自己更了解自己。《红楼梦》是一面照女人的镜子,同时又是给女人自己照一照的镜子,照镜子的女人将发现:自己原来这么美啊,自己在男人眼中才是最美的。她们这才知道自己是美给谁看的。
写女人的书,为女人写的书,
其实男人也爱读。男人在大街上爱看女人,在读书时,也一样。喜欢读《水浒》《三国》《西游记》的男性读者,也不会反感《红楼梦》的。他们有时甚至比女人更想了解女人。开个玩笑,这么些年来涌现过多少红学家啊,几乎清一色的是男人,他们把《红楼梦》当成铁饭碗来抱,来端着。
无论读书还是研究学问,男人也都喜欢吃女人这碗软饭。男人吃《红楼梦》这样的软饭,有可能晋升成响当当的红学家,这叫软饭硬吃。而酷评《三国》,到目前为止也只出过一个易中天。在扬名立腕的人数上,哪能跟密集如过江之鲫的红学家比啊。红学家本身俨然已成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外的一大家族了。可见,四大名著中,《红楼梦》的读者是最多,最全面的。《红楼梦》为女人争取到了文学史上的男女平等。
曹雪芹不仅爱女人,还懂女人,所以他写女人的书,女人才爱看。而且,男人也爱看。但愿女人看了能更了解自己一些。但愿男人看了更懂女人一些。
大观园内也有四大美女。只是选哪四位,以及如何排列名次,这是个问题。每个读者可能会提供不同的答案。
贾宝玉对林黛玉有激情,对薛宝钗有亲情,对史湘云有温情。
挑来捡去,我最后选了晴雯。她跟贾宝玉性格可能更相投,都属于热情似火的。晴雯算得上大观园里最有个性,最有棱角的美女,爱憎分明,心口如一,不藏着不掖着,活得无比透明。《撕扇子作千金一笑》那一回,是晴雯最出彩的戏。看来大观园里早就有“野蛮女友”了。
跟冷艳的西施相比,黛玉更是个悲观主义者,还想到了在葬花的过程中掬一捧同情泪。
四大美女中还剩下一个貂蝉,就拿晴雯来打比方吧。属于爱折腾的美女,要么折腾别人,要么折腾自己,在折腾中也同时折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有一股狐媚,有一种妖娆,还不乏倔强与狠劲儿。无论貂蝉还是晴雯,在美女中都算比较另类的。她们偏中性一点,不是骨感美女,而是“骨气”美女,敢想敢为,敢作敢当。
其实,《红楼》里的尤三姐,也算这一路的。
不过,注定会有喜欢“被折腾“的男人,像贾宝玉那样,被林妹妹的小心眼、小脾气,小个性折磨得哭笑不得,却又带有“轻微受虐倾向”,对这类怪味美女上了瘾,疼就是爱,爱就是疼。
宝钗的宽广胸怀,心明眼亮和镇定自若使大观园里的勾心斗角、暗流旋涡,都对她不起作用。她视而不见、如履平地,不动声色赢得自己需要的好运气,好机会,却又让别人觉得这原本就该属于她的。她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且总能要到自己想要的。
无论就人际关系还是品碑而言,薛宝钗都属于大观园里的“和谐号”美女,在《红楼》四大美女中尤其技高一筹。
你选择薛宝钗呢还是林黛玉,作为大观园里的花魁?你偏爱山的富丽堂皇,还是嗜好水的虚无缥缈?
给大观园里的美女们重新洗牌,就能罗列出全新的排行榜,就能一遍又一遍地编织出新版《红楼梦》。
红楼会拆迁,现实会变旧,而梦永远是新的。
(晴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