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初看到他的摄影作品是在著名批评家、文化学者朱大可的新浪博客(朱大可新浪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zhudake),并在自己的博文中多次引用田太权的摄影作品。今天,我想收藏田大权更多的摄影作品,就在百度搜到雅昌艺术网这组完整的系列作品,共二十八张。随后,再搜索百度有关田太权的词条——
“田太权,重庆人,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早期从事观念摄影的职业艺术家,其代表作是以文革题材《遗忘》等红卫兵系列作品而闻名。现四川美术学院·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入驻艺术家。田太权的作品以时间为线索:《文革》系列作品关注的是中国过去的历史;《网络焦点》系列作品关注的是当下现实;《7010—人类消失后的世界》系列作品,关注的是人类的终极问题。”
关注人类的终极问题,也是本人的诗歌、随感和博客文化传播不可或缺的主题。了解田大权,更令我对这位有深刻思想的观念摄影家充满敬意和亲切感!
原标题没有“解构与重构”的前缀,是本人纵览田大权该专辑全部摄影作品后虚拟的。因为在我看来,这组震撼的摄影作品是关于一个时代记忆或伤痕的解构与重构:场景与模特是单一的(只有墓地和墓碑,以及被精心挑选的女模特),并以近乎荒诞的艺术技巧先解构那一段压抑人性的历史记忆,再通过不同的角度与画面反复重构这一主题——红卫兵被碾压的赤裸的肉身祭奠一个时代!
如其说这是一组怀旧的情色作品,毋宁说这是一部悲壮的史诗或无声的舞台剧!记忆是破碎的,血淋淋的;画面是荒诞的,悲凉的,并极富时间性、戏剧性、历史性和反思性——遗忘历史,遗忘那一段惨无人道的耻辱和记忆,就是遗忘人性本身!这一刻,让我再次重温中学时代读过的鲁迅散文《为了忘却的纪念》!我依稀记得该文最后一段话: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
作者田大权所以将系列作品命名为《遗忘》而不是《为了忘却的纪念》,也许因为那一段记忆不堪回首,所以《遗忘》!也许,因为无法《遗忘》,我们再度以荒诞的恶梦纪念!并再度唤醒受众和人们内心深处的良知和人性!
向摄影家田大权和所有不会遗忘历史的国人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