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开一代文体先河的“全国第一届小小说笔会”在风光旖旎的信阳汤泉池召开,时光向前推进20年,小小说已然蔚为大观,2010年5月,“庆祝小小说纳入鲁迅文学奖暨汤泉池全国小小说笔会20周年纪念大会”再一次在信阳汤泉池举办。从发轫之始到走向鼎盛,小小说与信阳汤泉池有着不解之缘。2010年12月,信阳市小说学会成立大会也在汤泉池召开。无论是全国小小说笔会,还是信阳小说学会成立大会,无异对信阳小小说创作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新年伊始,《信阳文学》就借助小小说这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鸣锣开道,为繁荣信阳小说创作尽一份绵薄之力。
本期刊发的30余篇小小说,来自不同地区的20余位小小说作者,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贴近生活、关怀众生、关注人性。
全国有许多地方盛产小小说作家,比如湖南常德,比如广东惠州,都有一个量大质优的小小说作家群。在信阳这块风水宝地上,没有理由不产生小小说作家。信阳人写小小说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有吴万夫、珠晶、江岸、亦农、金波等。但亦农、金波已经融入北京当地文化圈,人们通常把他们当成北京作家。这且按下不表。吴万夫、珠晶、江岸曾经一起被《小小说选刊》增刊《小小说十才子集》包装,被评论界誉为中国第三代小小说作家的代表人物。吴万夫的《看夕阳》、《坠落过程》,珠晶的《与武松论英雄》、《空山不空》,江岸的《熟亲》、《亲吻爹娘》,都是当代小小说的名篇精品。目前,他们笔耕不辍,坚持在小小说园地耕耘。
吴万夫以敏锐的嗅觉深度关注当下文人生存状态。《不与富人做朋友》,写文人赵德发和富商吕小三交往的故事。富人把文人当作朋友,并不真的就是多么重视文化,“不过是在特殊的场合,往自己的脸上贴金而已”。最终,因为吕小三拒绝了赵德发向他借区区几千块钱,让赵德发认识到了“文化在金钱面前的渺小”。这在全民拜金物欲横流的今天,对文化也是对文人生存状态的逼真的刻画。《名人是这样诞生的》也写文人,写一个不甘寂寞的文人,为了沽名钓誉不惜丑态百出。小说幽默生动,细节传神,令人会心一笑。
珠晶小说的特立独行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鲜活灵动的艺术化的叙述语言中。《在你的门前流连》这篇小小说,在主人公靳大新不幸的命运中,由于某种缘分,融进了一个女子的人生轨迹。小说表现的是纯粹精神层面的境况,是一种情怀,一种情愫,伴随着淡淡的惆怅、忧伤但不绝望。“而他全然不知在这个城市,很多时候,很多瞬间,有一个女子,暗中给他蔷薇花香一样隐密气息的情感慰籍。”《一个孩子的独白》讲述了一个人性化的历史故事,想象奇特,借古鉴今,感情充沛,语言绮丽。
江岸的系列小小说“黄泥湾风情”艺术地再现了豫南农村生活画卷。《胖嫂》中的胖嫂本来是一个开朗能干的妇女,但由于地域的偏僻和观念的滞后,男女同工不同酬的无情歧视,让她的性格扭曲。胖嫂这个人物个性鲜明,过目难忘。《三扇门》写了两个早年走出黄泥湾的朋友,二秃子和狗剩子。小说围绕一个“变”字做文章,通过回忆和现实的交织,刻画了狗剩子这个人物。正如狗剩子所说“……我都是被逼的。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这个变字,我们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这也是小说的意旨所在。
沈靖以长篇小说创作见长,现在开始在小小说领域弄潮。《回家》读后让人心头一震。小雅一时疏忽铸成大错,造成烧毁一千多亩山林的恶果,但是面对错误,小雅一错再错,将错就错,不但没有承担引起火灾的责任,反而接受了灭火英雄的荣誉称号,最后无法面对纯真的孩子。毫无疑问,人性的光辉和人性的弱点一定会在小雅的内心碰撞纠结,让她痛苦不堪。《娃娃鱼》中的赵厚仁、赵留德父子俩,是老一代农民和新一代农民的代表,愚昧开明在他们父子身上充分地体现出来。小说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表现了鲜活的地方风貌。
季明《紫立的仓鼠》里那种对“陌生的气味”的恐慌,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冰冷,入木三分。寒玉《树根上的美女》里对根雕“飞天”的坚守,实际是对内心深处自我意识、自我价值的认同,发人深省。我们有理由期待,他们一定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小小说。
此外,万俊华的《一句话的事》让人想起了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小说通过对幽默可笑的人和事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极端恐怖所造成的人们的精神异化、性格扭曲及心理变态,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刘正权的《敲背》写了当代道德观的迷失和社会信任度的缺失,主人公“我”不过是去敲个背,却敲出了一个严肃的社会命题。张玉玲《很远的笛子》、彭育彩的《画眉》、加加的《艳遇》、将珠莉的《瓦窑》、杨治军的《学校有一片空地》等也都耐人寻味,限于篇幅,就不再一一赘述。
本刊一贯坚持文学性、思想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此次编发小小说特辑,得到了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陈宏庆,著名作家、作协主席梁深义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今后本刊还将策划实施类似的活动,希望各地作家作者的力作,发表在《信阳文学》杂志上,与广大读者见面。
(此文江岸老师作了大力修改,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