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万俊华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866

[转载]写稿经验杂谈

$
0
0
原文地址:写稿经验杂谈作者:郭志安

写稿经验杂谈

 

  1,现代城市人太劳累,日子不轻松。所以我写报纸文章尽量轻松点。为的是让读者轻松高兴起来。读者喜欢你的文章,编辑能不爱么!而写杂志文章尽量感人点!为的尽量能被转载,能多扬名!(别指责我的求名求利思想哟。)   
  2,多写熟悉的生活。对陌生的生活你去编造,好不到哪里去的。  
  3,我研究过,市场上以下几类文章大受欢迎:哲理、家庭生活、爱情故事、市井小调(幽默点再幽默点!)。其中夫妻生活与儿女文字尤其受欢迎,用轻松笔调写出去,编辑绝对会要!杂志上亲情文章最受欢迎,你猛写吧! 
  4,每天写作时间不可太长,但学习时间一定要长!我很努力,除生意上的事情忙完外,全部不出去泡酒吧打麻将啥的,只是看书看书看书,家有藏书数千册,天天学习总有进步——而且千万不要只看一类书,我连中医书、摄影书、周易八卦命理书都看——为的是,我发现一个人要想长久写作,也想弄出点名堂的话,那些适应时世的文章要写,因为要赚钱,但生命力长久的文字更要写,那么你的知识面广泛些,看问题的深度大些,什么五花八门的东西多懂得些。绝对是好事情! 
  5,千万不要只写一种文体的东西。小故事要写,散文要写,小说要写。诗歌俺写不来但俺也坚持学习!刑胡子常发文章的《潇湘晨报》的“精神操练”(邓皓主编)我就时常看,发现上面的大散文系列很好很好。发现上面的作家群都是什么也能折腾的一帮人。散文、故事、小说样样行才真正行!   
  6, 800字内文章最受欢迎。开头要精短,不要罗唆,结尾干脆了当最好!  
  最后一点,真的主要目的是赚钱的话,请别写散文故事和小说,请尽量去写记实文章,《知音》与《家庭》都是近万元一篇!8000元一篇记实稿,一篇顶你写其他东西几十篇。  

观点出新,不能老套  
  时评最讲究的是观点,如果观点新颖,稿件就有分量,如果观点老套,即使写得再好也没有人会用你的稿件。所以,一个合格时评作者,我认为需要不断地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的发展动向。我在帖子里提到过,写时评无非或褒或贬,观点鲜明(这也是它与杂文的重要不同点)。所以,对先进的新生事物进行表扬以便推广,对特殊事件进行批评促进处理,是它最重要的两个功能。  
写作的时候,老套的观点统统屏弃不用。新观点的发现需要有新闻敏感,多看点新闻书,能学一点。另外,逆向思维对时评作者很重要。比如,新华社6月3日播发的一条有关哈尔宾某养殖场用特殊方法饲养的一头良种麋鹿,一次产出的茸重达24.67公斤,创造了同龄鹿的“世界纪录”的新闻。大部分的报纸都刊登了,还配了一张很大的图片。我利用逆向思维,写了《公开麋鹿“特殊饲养方法”如何》一文,针对麋鹿生产期提前等疑问,提出了质疑。后来《中青报》发了。虽然,今天有人在《中青报》对这篇稿件提出不同看法,而且很有道理。但是逆向思维发现的问题还是存在的。  
  文字老辣,深入浅出   
  时评是新闻的延伸,是对新闻的扩大。文字一定要经得住推敲,包括整篇文章的立论。我崇尚的是用最简单的文字,把事情说明白,而不喜欢用特别多的修饰词。因为,它不是一般的文学作品。文字老辣,但不虚华,让人一看就懂,很重要。   
  另外,从报纸上刊发的那么多作品看,几乎没有故作高深或者谈得太“专业”的——注意,时评的读者是一般人群。编辑一般不会让那些可读性太差的稿件从他的手里编发出来的,他们有太多可以选择的稿件资源。谈的问题要深,但是要轻松,比较简单地就把问题讲明白,抓到要害。千万深入浅出。   
  抢抓时效,十分重要   
  时评的时效性是很重要的。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时效性越强,读者感觉离自己越近,越受关注。二,一些好的选题你发现了人家也会发现。据说,全国有水平的时评人有200多个,可能还不包含我之流。竞争激烈可想而知。中青报5月19日刊发了湖南部分干部借走农信社0.7亿元不还的新闻,马上发表出来从4个不同角度讨论的新闻。我写的《“诚信经济”须先治理干部欠贷》勉强发了,岳建国等人的观点比我漂亮太多。很多热点,太多的时评人在关注,如果你今天没有写,明天类同的观点可能就有很多出来了。这也是要抓时效的原因。另外,编辑的截稿有时间,不可拖得太晚,当天写完尽量早点投出去。   
  同城媒体,投稿注意   
  编辑最反感或害怕的就是一稿多投。尤其在同城媒体,千万注意。因为一个不慎,两家竞争的媒体同一天都刊发了你的某一篇稿子,很可能会害得他们都向领导解释,甚至扣奖金。下一回投稿,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我的同一篇稿件决不在一个城市发给两家媒体,一个省也不会。有一家报社给我开了个专栏,每周一篇,我就自觉地不再给它的竞争对手供稿了,尽管人家原来也用过我的几篇稿件   
  坚持,就意味着拥有一切   
  最后,就是坚持的问题了。大部分的时评编辑,差不多每天能收到快百篇稿件,如果你是一个新手,人家注意你稿件的可能性不大。对“文抄公”的小心,客观上也使新人上稿的机会小很多。   
熟悉程度不一样,编辑看稿件的仔细程度也可能会不同。经常写,质量又不错,当然会占点编辑心理上的便宜。但是,我决不提倡写得太滥了,什么都写,一天很多篇,大量低质量的稿件可能一次就把编辑吓着了。    
  质量要高,又要固定坚持写,才能写出来。 
  “坚持,就意味着拥有一切。”是我在主编的一本书里序言的标题。现在拿出来,希望能与时评新人共勉。   
讲的这些,纯粹的个人感受,不见得正确。方家见笑了。小文希望能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大家都来谈谈怎么写时评或自己的感受。也希望写时评的老师们兄弟们能与我交流。  
  以前,类似投稿热线的网站,也许过我,但没有去,因为过去几年,一直是给出版社写稿,而且一直在外面考察,只出不进,几近掏光,这才重返报纸界。说实话,过去许多专栏都扔掉了,很可惜的。像《人民政协报》,我的美食文章最早是在那里开专栏的,人家用黑体字发,那感觉多好?但是给出版社写以后,就扔了报纸。但是,我相信我能够重新找回阵地。再说句实话,这里的文友水平差距很大,有高的,也有很低的,按过去的想法要本不来。我来这里的想法是受刺激,都在恭喜呀,见报呀。说实话,在我的圈子里,就是出文集也不这么说的,因为多了。但是,这感觉太真实了,就像农民一样,我觉得人要朴实到这个份上,才可以干大事业。  `  
  我现在写稿,采取一种系列方式,比如美食,我一般写够一组10篇,然后打听谁要,联络好了,再投。因为10篇下去,一般读者都会有反响,那么,报纸就会要续约,又因为这10篇稿,有3篇文体味极浓,3篇中庸一点,3篇实用一点,所以,不可能没有反响。这一回,我实际是写了20篇两组,所以,给郑州晚报的,与家庭导报是不相同的,这样错开了时间发,尽一在湖南一在河南。其实两省读者对文章的审美味也不同,河南重历史文化,湖南重现代情调。美食文章是想今年底再结集一本,所以,写得猛一点。  
  二个系列是书话。书话这个体裁,没有什么严格界定,说的是书,又加入自己的观点,是借书说事,也可以借事说书,我相信这是一个将来受读者欢迎的体裁,所以,我努力写它。比如我最近写了一组教育的书话,如果不是非典,它完全应该是最热的,因为,今明两年,是中国的现代教育百年,是热点中的热点。中国的教育,美国的教育,历史的教育,未来的教育,看了许多书。书话还有二个优势就是,一是有门槛,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吃这苦看一本书写一千字;二是现在的书评都被写成了图书广告,评论家都沦落成图书文案写手,所以,独立书话就会受欢迎。黄仁宇的历史有多好?不过是他少写了假话而已。书话还可以将人20万字论述的事,用千字描述,是信息浓缩。所以,我开发它。   
  三是时评。时评高风险也是高稿酬,一般千字三百,但也可能发不出来,这有火力过猛的问题,但是时评的转载率极高,所以每周至少写一篇。  
  四是经济随笔,这一般是应付经济类报刊的,从经济行为来批判中国人的旧文化积淀,这是经较安全的写作。一个国家,在高速经济发展时期,经济思考是民族性的,所以,可以在此时吸纳文化养份。我一般不打听编辑喜欢什么,我只观察公众思考什么,或在什么地方有大困惑,有这方面的针对性写作,反响就大。大多数时间,编辑是很盲目,我在做副刊编辑时,也不知道读者喜欢哪一篇。我现在的方法是,贴几篇网上去看反响,然后做调整。   
  我同时也开了搜狐汽车评论专栏。  
  投稿的方法,我现在选择报纸的准备就是发行量的标准,羊城、扬子、齐鲁、新民、楚天、合晚、郑晚都是发行量大的报纸,那么,我就投它们,在它们保证一定的发稿量,然后从它们扩广开去,这样保证每天见的是不成问题的。在没有大创作的前题下,我在白天写一篇,晚上写一篇随笔,外加阅读几十页书,行走十公里,做一道新菜,是没有问题的。今天就是这样,我研究了一道毛尖豆腐,用沙锅加毛尖、茉莉花煮豆腐,然后沥干,小火油煎,煎得小豆腐呈茶色,有焦壳,切几根香提,佐盐小炒一下,味道挺好,主要是吃了提神,心清气爽。现在我主要研究爽类型的菜,因为餐馆的菜每每吃了头晕,佐料放多了,迟早会让人烦。 
  好了,我的战略差不多这样,公开一下,让文友监督执行。希望文友交流切磋,尤其希望稿酬高的报刊编辑来切磋合作。另外声明一下,我的写作与本坛的文友不重叠,一点不抢谁的版面。因此,我很坦然。再谁有长处,俺们自己会去学习,也不用强逼的。  
  最近开始写时评,发了几篇,感觉就是:写评论文章首先要有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样才可能看出现象中的问题。其次是要有学问,肚子里没有货不可能写出好的评论文章,搞不好还贻笑大方。譬如我觉得自己对于法律和文学、哲学都喜欢学习,这给我很大的帮助,使我能够写出 . 
  观点新颖的文章。   
  不过有些文章即使观点新颖也不能够发的,因为现在的新闻舆论环境并不是很好。我有好几篇稿子编辑都说是“写得非常精彩”,但最后又都告诉我由于新闻部门的原因而不能够发表,真是烦恼。所以要写好评论,还得熟悉现在的新闻政策,这样在下笔的时候才能够把握好火候,写得既不过于尖刻又不过于平庸。这也是夹缝中求生存的法子。 {转}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86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