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万俊华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866

找回自己内心的宁静

$
0
0

找回自己内心的宁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19f7950101ea8p.html

编辑转载:棣萼相辉的博客

作者:老班教育

[转载]找回自己内心的宁静

    佛经有一句话,如是说:悟者,觉悟本性;本性不动,是名自己。'我们人活著的意义是什么! 首先要学习的,就是找寻自己的生命那就是宁静'。当你找回自己真实的内在,就可以体会到,其实不用依靠外在的刺激,你也可以活得很快乐。 

 世界上种种的繁荣虚华,并不能使你得到真正的快乐,因为刺激只能片刻,享受无法永恒?运用眼、耳、鼻、舌、身、意所求来的快乐,通通都是暂时性的。好比看一场电影,听一场演奏,场散、曲终,终有结束的时候。而人们总妄想在片段中抓住永恒,奈何依然做不到。因为世间的真相就是无常,有生必有灭,有合就有离,一切皆如梦、幻、泡、影。

  因此,我们应当了解,找回自己内心的宁静,念念观照一切皆是无常。这样,遇到任何逆境,就自然放得下,而能解脱自在,远离烦恼,这样才是懂得享受生命的人。

     幸福与安祥 

 安祥,是真正的生命。心里面没有祥和之气的人,永远得不到幸福。想得到幸福,从内心里头要有安祥'两个字。要能够放得下',才能保持一颗祥和之心。 
    
有一位女信徒,他的独生子才十一岁就生病逝世了,她来到我的面前一直哭,哭完之后问我:师父!我该怎么办?
'
    
我就说:放下!
'
    
她说放不下,这个孩子实在太乖巧了。我仍然那句话:放下。
'
    
她就反驳:师父,这样不是太消极了吗?
'
    
我就问她:不然,你又能怎么样?就算再让你再哭三个月甚至三年,这个孩子一样不能复活。你不放下,又能怎么样呢?
'
    
你想要得到安祥,就要学习认命'
 

    
什么叫认命'
 
    
就是对已经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要勇敢的接受它。我们要了解真理,以达到幸福,就要从本性上去悟。但本性无法用语言形容,语言和文字都只能相似地表达出本性,而无法对本性真实地表达指础。所似,唯有用智慧去体悟,才能透彻。
 

 一个人,无论他是什么地位,过那一种阶层的生活,只要他的内心非常安祥,就可以过得幸福。而一个拥有很多物质享受,但却不了解宇宙真理,内心纷乱的人,生活对他而言,反而是一种惩罚;拥有得愈多,他的痛苦也愈多。因此,幸福从何而来?要从内心的安祥'而来。 

     降低欲望和标准 

  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但为了赌博自杀或家庭破碎的事,却时有所闻。谈恋爱卿卿我我,好不浪漫,但是每天打开报纸,情杀的案件一大堆。 

 佛陀早就洞悉了这些毛病,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你想要追求快乐,一定要从内心下手。把欲望和要求别人的标准降低,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不能用自己内心的磅秤去秤别人,而是要拿来秤自己,秤看看自己有几两重;如果拿去秤别人,我们就会为了别人而烦恼。 

 快乐,来自内心,莫向外求。如果想追求内心真正的宁静,一定要把欲望降到最低点。 
   
我曾经和几位同门的师兄,到一个荒郊野外的地方结茅庐修行。
 
曾有信徒问我说:师父啊!你这个样子修行真可怜,住这么小的地方,又不能到外面去闲逛。
我就告诉他:这个世界并不大,虚空比较大。但虚空再大,也比不上我们的心量来得大。虽然我住的地方这么小,但只要你的心量大,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们的家。'
   
常有出家的师父说:出家无家处处家,出家无亲处处亲。
'
   
我们要修持佛法,这颗心如果不能与虚空相应(虚空即无相),就不容易进入佛道,只有与虚空相应,当逆境出现的时候,我们才能以清凉、平淡的心去承受和担当。

  
 道,就在你心中

 有一天,我心里感到非常烦闷,就去见广钦老和尚。顶礼过后,广钦老和尚第一句话就问说:你现在在做什么?'
    
我就回答说:现在在研究戒律和替佛祖做一点事,讲经说法。
'
    
老和尚说:佛还要你帮他做事吗?你现在是为你自己做,不是替佛祖做的!
'  我当下顿悟。 
    
六祖坛经上记载,有弟子问慧能大师说:师父,什么是道?
'
    
六祖答:道在汝心。
'
    
道,就在你心中。你还在找什么道?根本就是骑牛找牛,道在心。心能做主就是道,心不能做主就叫外道。
'
    
什么叫做外道'呢?
 

    
心外求法,就是外道。
 
    
他们不能体认出自性是什么东西。别人如果向他们说两三句好话,他整个人就像地球失去地心引力一样,轻飘飘的,别人如果辱骂或批评他几句,他就因受不了而感到痛苦。
 

 一个明心见性的人,无论他遇到什么逆境,都能欢喜承受。例如:有一个小孩端了一碗汤,一不小心跌倒把碗打破了,他的父母就一直打他。但碗已经破了,就算你再怎么用力打这个小孩,'—还是不能自动黏合的。所以,对于事实,我们就要有勇气来承受它。 
    
佛门强调自性的升华,一切修行一定要从本性上去下功夫,这样,碰到任何顺逆自然能随遇而安,也就能悟到自己了。
 
    
我们学佛如果不能运用在生活当中,那学佛就没有什么意义了。道,就在你心中,就在日常运用中。仁者,请善自体会吧!
 

     去贪则清凉 

 要超越自己。要从何下手呢?第一,要从去'下手。 
   
'也可以解释为执著',我们执著就会有痛苦。仔细想一想,我们那一种痛苦不是由贪延伸而来的呢?
 
   
贪钱、贪色、贪吃等等,一切都由贪而来。
 
   
我在读大学时,有一次参加令营,曾向一位修禅的法师请益。
 
   
这位法师就问我们:你们这些大学生是不是来求法的?
'
   
我们回答:是。
'
   
这位法师接著说:我送你们一句话,拿去贴在墙壁上每天看,一定会很受用的。
'
    
于是法师挥毫为了五个大字:去贪则清凉'。这句话让我受用至今,除去心中的贪念,就可以丢掉我执';没有了我执',一切的痛苦也就不存在了。
 

   
有一位信徒告诉我:师父!我发现自已现在不贪执';没有了我执',一切的痛苦也就不存在了。
 
   
我就说:那是因为金钱的数目并不大。如果你能把十万块的现金,放在很多人进出的客厅里,而你坐在这里听我演讲两个多小时,心里完全不挂念那十万块,那我就真的佩服你了。
'
   
要知道,人的习气中,'是最难去除的。所以,各位不妨也把这五个字去贪则清凉',写在墙壁上。每天看、每天看,慢慢淡薄自己的贪念。久而久之,就比较不容易痛苦了。

   傲慢招苦    

记得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和同学组团去参访广钦老和尚。在进去之前,有一位同学一心想要和广钦老和尚'。一进门,尚末开口,广钦老和尚就对他说:你不要说,先听我说,你想说什么我都知道,辩论不好!'
    
这位同学一听,吓得不敢出声,他心想:我在想什么,广钦老和尚怎么会知道呢?
'
    
老和尚接著说:辩论是不能解决事情的,要实实在在的修行。
'
   
这位同学马上跪下去,向老和尚顶礼,请求老和尚开示。
 

    
老和尚说:你的我慢、自大、贡高,是你所有烦恼的开始。
'
    
这位同学就问老和尚:要怎样才能得到快乐呢?
'
    
老和尚慈悲地说:这个很简单。你要发愿,把自己当做世界上最没有用的人,就像地下的泥土土,任偌人在它身上大、小便、吐痰,它都没关系,因为它是在最底层长处,都没有优点。别人毁谤找,就当作消业障,只要这么想,就没有什么烦恼了。
'
   
我们今天之所以会感到痛苦,就是优越感太过于强烈,我们都觉得自己很有才干,别人劝谏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
 

    
我刚出家的时候,由于深度近视加上散光,所以,如果有人在比较远一点的地方向我打招呼,因视力不佳没有看到,就走过去了,往往因此招致不少言语上的毁谤。这个时候,我就告诫自己,要像广钦老和尚说,要做一个最没有用的人;念头这么一转,整个心舒畅无比,就不再挂碍了。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866

Trending Articles